心科普——想要擺脫emo,你需要了解抑郁癥
小布:我經常聽見大家會說自己emo了,深夜還會網抑云,階段性覺得情緒低下,甚至懷疑自己患上了抑郁癥。那么,小布想知道大家真的了解抑郁癥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抑郁癥”。
抑郁癥大數據
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有3.4億人,約3000萬人深受心理障礙困擾。其中,初中生的抑郁檢出率為30%,而高中的抑郁篩查率接近40%。抑郁癥成為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大威脅。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世界抑郁癥患者超過3.5億,每年因抑郁癥自殺的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中國抑郁癥患者已近1億,但抑郁癥就醫率僅為10%。
2020年學者調查發現,我國中學生抑郁檢出率為28.4%,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4%;大學生抑郁癥狀31.38%。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響著我國未來的國民心理健康水平。如何防治青少年心理問題,保證青少年心理健康,尤其是如何防治青少年抑郁癥,成為近年來國家關注的重點。
抑郁癥是什么?
抑郁癥是一種精神心理疾病,又叫“精神感冒”,具有發病率高,識別率、就診率和康復率低等特點,該病非常普遍,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抑郁狀態,部分人被確診為抑郁癥。確診抑郁癥需要依靠藥物和專業的心理治療才能緩解和康復。抑郁癥的典型表現是:
抑郁和抑郁癥一樣嗎?
抑郁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是一種正常的與生俱來的情感反應,抑郁情緒與具體的事件或情境有關。例如,丟了手機會郁悶;被罵了會不開心;學業任務來不及完成會覺得焦慮……這種情緒是短暫的,通過傾述、運動,甚至是吃一頓火鍋、睡一覺就可以調節了。一般在兩周內可以緩解和消除。
而抑郁癥則沒有那么簡單,抑郁癥患者的情緒低落跟某件具體的事情沒有直接關系,很容易因為無足輕重的小事而爆發,或因為物是人非而感到悲傷、羞愧、后悔、抱怨,常常呈現出讓人難以理解的不開心,入睡困難、早醒、自責,甚至有輕生的念頭。持續時間較長,以周、月、年來計算。
抑郁癥跟哪些因素有關?
(1)性格
研究表明,自卑、悲觀、敏感、偏執性格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癥。這些性格的人一般都不擅于表達壓力和負面情緒,長期積壓在心里,長此以往會陷入嚴重的焦慮和絕望中。
(2)遺傳因素
抑郁癥雖然不是遺傳病,但是父母是抑郁癥患者的人患抑郁癥的風險比其他人高10%~13%。還有研究表明,抑郁癥患者親屬患病率也會比普通家庭高10~30倍。而且,血緣關系越親近,患病率越高。
(3)環境因素
包括家庭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對自身發展不利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因素中,例如失去親人、失戀、人際關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負面情緒得不到緩解就很容易導致抑郁癥的發生。
(4)生物化學因素
腦內生化物質的紊亂也是導致抑郁癥的病因之一,還有睡眠障礙、服用含有激素的藥物等,這些都會導致腦內多種神經遞質紊亂,改變情緒,引發抑郁癥。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抑郁癥呢?
如果你同時有以上三個以上的癥狀,并持續兩周以上,而無明顯軀體原因則需要引起重視,可到三甲醫院的心理科進行專業的診斷。
那么我們可以怎么幫助自己呢?
可以確定的是抑郁癥能夠治療!
(1)及時覺察
當發現自己有抑郁癥的明顯癥狀,并持續時間至少在兩周以上,通過自我調節的方法沒有辦法得到調節時,要多加注意觀察自己的情況,及時進行專業的求助。
(2)盡早就醫
盡早到三甲醫院進行專業的診斷,如果確診為抑郁癥,可以治療抑郁癥的藥物很多,一定要在精神??漆t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郁藥物進行抗抑郁治療。就目前治療的效果來看,即使非常嚴重和持久的抑郁癥,結合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大多數都會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3)調節心態
除了配合藥物治療以外,可以進行心理治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持續很多次(可能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談話;與治療師的合作關系保持長時間穩定。通過心理治療,找到屬于自己的出口。有需要可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尋求幫助。
抑郁癥治好以后還會復發嗎?
有些人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抑郁癥,但有的人可能會遇到多次,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即使是通過正規治療已恢復的抑郁癥患者,也可能會復發。
對于復發這個事也要放平心態,既然抑郁癥是一種疾病,就有復發的可能性,畢竟你今年感冒了,明年還可能會感冒啊,如果再復發了來醫院治療就OK!
我們該如何預防抑郁癥呢?
(1)學會察覺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察覺自己有負性情緒的時候,可以向身邊重要的人或者朋友去表達。學會表達負面情緒是一種很好的釋放自己的方式,大家不用擔心會打擾到別人,恰恰大家都能表達真實的自己后可能更有助于控制情緒,彼此更和諧。
(2)學會激活正性情緒
比如運動健身,和朋友交流、聚會、閱讀、聽音樂,制造更多美好的回憶,用正面的活動激活正面的情緒。
(4)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當發現自己有被一些負面信息糾纏導致負面情緒時,就要盡快脫離,多找朋友和家人傾訴,多安排一些正面的活動讓自己的情緒也正面和積極起來。也就是說,多曬太陽,少耍手機!
如果身邊有抑郁癥患者,應該怎么幫助呢?
(1)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不要用過激的言語刺激、指責他們;
(2)提供一個安靜安全的環境,將可能發生危險的物品妥善保管;
(3) 一直、一直、一直耐心傾聽他們的表達;
(4)發現周圍有人有抑郁癥的傾向時,及時觀察照顧,必要時帶他們就醫。
小布:抑郁癥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小布會陪著大家一起探索自我,了解更多關于心理的科普知識。世界和我愛著你!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