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祻图夹g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思考 —— 朱紅華
發布時間:2011/04/08
(廣東省珠海市衛生學校,廣東 珠海 519020)
摘要:衛生職業院??祻图夹g專業應按照市場的需求和崗位的要求,從專業工作任務的分析歸納、制定基于工作過程需要的實踐教學文件、開展實訓教材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訓中心建設,以及建立和健全實訓管理體制等方面,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出高素質的衛生職業勞動者。
關鍵詞:康復技術;工作過程需要;體系;構建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和要求不斷提高。因此,我國的衛生職業教育必須逐漸順應這種發展的要求,加大力度進行教學改革,改變既往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探索新型的先進教學模式,培養出綜合素質過硬、理論知識扎實、動手操作能力強、與崗位需求緊密銜接的實用型衛生職業勞動者,才能有利于人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當地經濟的發展。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作為衛生職業教育的一部分,學生畢業后將從事多種康復治療工作,其專業主干課程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在康復臨床中的實用性,因此實踐教學非常重要,需要建立系統、規范、適合康復治療技術職業特點和市場需求的實踐教學體系。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職業院校均已開設了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他們所使用教材理論性較強,動手操作、實用性不夠,很多專業主干課程的實驗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科學性不足,尚未形成適應于衛生職業教育特點和崗位需求的科學教學體系。目前康復技術專業領域所開展的教學研究絕大部分局限在統編教材的編寫,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研究尚屬空白,下面談談該開展該領域研究的一些思考。
1、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必然性
1.1 康復技術專業學科課程體系的弊端
目前,我國衛生職業院校的康復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的狀況是仍然以學科課程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其主要存在下列一些問題:
(1)教學計劃以部頒為主,導致理論、實踐教學均與就業市場難以零距離接軌,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2)各課程之間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重復性較大,在各專業教師缺乏溝通的情況下,某些知識點反復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既浪費了教學課時,又偏廢了其它重要知識點的講授;并給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不良影響。
(3)各課程選用教材在內容的組織上缺乏針對性、實用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僅僅以學科為主體,課程為中心,而未體現服務于專業的要求和工作過程需要。
(4)學生學習過程中在各課程之間難以辨析彼此的關系和建立科學的聯系,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掌握缺乏系統性,因此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實習前,有的甚至在經過實習后仍感所學知識雜亂無章,對就業缺乏信心。
(5)各課程的實踐教學在形式上、內容上、時間安排上彼此獨立,經常出現實驗室的使用的沖突,一方面給實踐教學帶來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給試驗員在實驗室統籌安排的工作上增加了難度。
(6)對于同一門課程,如果任課的教師不同,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學時分配、實踐教學的內容、考核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出入,有的甚至差別很大,不利于規范、統一教學。
1.2 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趨勢
現代職業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新型教育,它要求職業院校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必須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研究崗位工作過程的需要,崗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專業教學就培養相應的人才,走一條與社會和崗位需求融為一體的專業建設和發展之路[1]。職業院校的專業開發、專業建設、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遵循這一指導思想。
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就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應運而生的,它主要是在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瞄準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康復技術崗位群及崗位特點(如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心理治療師、假肢與矯形師、康復護士等),按照崗位工作過程需要,適時培養崗位需要的康復治療人才;與此同時,學校與用人單位密切合作,開展產、學、研結合和康復技術專業人才的訂單式培養,實現學生在校學習和崗位工作零距離的目標,提高康復技術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崗位工作能力。
2 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目標
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目的在于改變過去傳統學科教學模式,建立適應于衛生職業教育特點和市場需求的行動體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系統、全面、熟練地掌握臨床康復治療常用操作技術,實現與崗位的對接,為他們今后成為一名出色的康復治療士(師)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方法
3.1 康復技術專業工作任務分析歸納
構建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的首要工作是:職業院校組織專業教研組和教研員,通過各種方法(問卷調查、訪談、專家咨詢等)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并在建立和咨詢康復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的基礎上,準確獲知市場的需求和康復技術專業工作過程的需要,進行崗位工作任務分析和歸納,為制定科學的康復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實踐教學目標和實踐教學內容提供參考依據。工作任務的分析和歸納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
3.2 編制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文件
教學文件是保證正常開展教學和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條件之一,為了能真正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切實實施“基于工作過程需要”的實踐教學,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和崗位要求的高素質衛生職業勞動者,職業院校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應在調查研究建立康復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制定科學的教學文件,其中包括實訓教學計劃、實訓教學大綱、實訓教學手冊、實訓紀錄冊和實訓考核評價標準,保證實踐教學有計劃地正常進行。
3.3 開展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的教材建設
教材是開展教學的必要條件之一,教材的好壞既影響教師的“教”,又影響學生的“學”。因此,在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中應包括教材的建設。各學科教師應在明確康復技術專業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圍繞康復技術專業的崗位素質要求、崗位能力要求、崗位技能要求等方面開展人文社科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校本教材建設,并統一編制出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的實訓教材,滿足學生實訓和崗位的需要。
3.4 開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職業院校是否擁有一支高水準的師資隊伍,是能否順利實施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的關鍵所在,只會理論講授不會動手操作或只會動手操作不會理論講授的教師均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康復教育工作者[2]。職業院校的康復技術專業教師更應是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又有嫻熟的臨床康復操作技能的“雙師型”教師,如此,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康復治療人才。學校應遵循培養與引進相結合、高學歷與高技能并重的原則,制定具備“雙師”素質與“雙師”結構的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師團隊建設規劃,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實訓師資隊伍建設。
3.5 加強康復技術專業實訓中心和實訓基地建設
康復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需要的實踐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一定的教學環境(實訓室、實訓設備)中所進行的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專業實訓效果,衛生職業院校應加強康復技術專業實訓中心的建設,改善實訓中心的教學環境,購置必要的實訓設備,合理進行實訓中心的功能分區。
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職業院校應與實習醫院建立有效的合作、溝通、反饋和協調機制,共同制定實習實訓規劃,從實訓環境、實訓項目、文化氛圍、管理模式等方面營造真實或仿真的職業指導氛圍,從而達到實訓的要求。
3.6 建立和健全實訓管理體制
實訓管理是保證正常實施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構建基于工作過程需要實踐教學體系時,應努力探索科學高效的實訓管理模式,建立和健全科學的實訓管理體制,確保實訓教學的正常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郝慶卯.高職醫學影像專業學生實訓現狀調查分析 [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6):94-95
[2]江躍華,等.實施綜合性技能實訓 探索??谱o理人才培養新模式[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6):9-10